芛月.

非典型性enfp
已有cp@诺辰

【观后感】那些年

电影《1921》观后感

影片开始时的一行行字幕将我们带回那些年。

有一年,五四游行,学生们高喊着主权。陈独秀入囚室,陈李二人看到了中国极珍贵的第一次。陈独秀立志,军阀要我死,我要中国生。有一年,一串电报,敲到了上海。这是中国人的地方。毛润之与萧子升议论,国家等不起,民族等不起,人民也等不起。有一年,李达感叹,诺大一个国家,还没有自己的火种。租界霸道,学校查封。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在帝国主义侵略下躲躲藏藏。有一年,一片小船,在嘉兴南湖的水面上飘着。从此中华大地点燃了星星之火,终成燎原之势。

那些年的爱情,是我无条件支持你革命。那些年的思念,是心怀挂念与润之哥作别。那一年的热血,是人们自发上街游行、齐声高呼,为中华儿女搏一份权利。那些年的信念,是坚持马克思主义,用暴力夺取一个无产阶级政权,人民会是国家的主人。

在那些年,这些英雄们在差不多的时候出生,运筹帷幄了大半辈子,就是为了给华夏儿女争取幸福的未来,然后又在相差无几的年岁里遇害。按道理说,在这时候历史会变得松弛,但是那些年的中国反而更加紧绷。中华儿女的思想被解放,越来越多的无产阶级站上反抗的战线,一个个平凡的人因为填补了历史的空缺而变得不凡。

电影中,每一个革命者的眼睛都是闪着光的,他们心中有信仰,眼里有希望。往往首先打动观众的,是这种眼神,而不是景物。这些人抵抗着三座大山奋力工作,就缔造了承载历史重量的力量。就连外国人都说,中国人总是会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保护的很好。

历史没有韵脚、没有虚构,没有开头和结尾,但是历史有气象、有情节、有收纵、有因果,有大量需要边走边叹,夹叙夹议的自由空间,有无数不必刻意串络,却总在四处闪烁的明亮碎片。中国共产党的这一路走来,遥遥迢迢的路程既衡量了文化体制,又承担了家国责任。

我们会站在新时代的节点上,填补新时代造就的空缺,拉紧历史的绳索。中国人会一直昂首阔步地走过一年又一年。

评论
热度 ( 22 )
  1.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芛月. | Powered by LOFTER